穗舞夏风,麦浪滚滚。6月11日上午,全程机械化作业现场演示暨全市小麦开镰仪式在望都县侯陀村举行。侯陀村高标准农作物全程机械化作业现场,大型收割机开足马力、轰鸣向前,小麦收割、麦穗脱粒、秸秆还田等步骤一气呵成,正式拉开我市408.3万亩小麦从南向北收割序幕。
“为确保夏粮应收尽收,颗粒归仓,秋粮应种尽种,‘三夏’期间,我市将投入联合收割机1.1万台,玉米播种机2万余台、拖拉机4万余台,力争机收率达99.5%以上,机播率达到98%以上。”保定市京津冀现代农业协同创新发展服务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刘建民告诉记者。
我市小麦收获,将于6月14日至18日迎来高峰期,预计20日基本结束。在此期间,保定将抓紧抢收抢种,力争小麦成熟一块、收获一块、播种一块,确保颗粒归仓,收获播种有效衔接、不误农时。
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的全程全面高质量发展,给农业现代化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无人驾驶小麦收割机配备北斗系统,已实现全程自动化。驾驶员的作用,其实就是监督,在驾驶室吹着空调喝着茶水就能完成收割任务,又快又轻松。”望都县高优农业合作社理事长黄晓松介绍说,除无人驾驶小麦收割机外,全程机械化过程中还投入了无人机、植保机、卫星平地仪、耕整一体机、耙播一体机、气吸玉米播种机、无人驾驶玉米收获机等多种现代化机械设备。
多功能运粮车无缝衔接,接力收割机将麦粒从田间运到晾晒场,自动卸载晾晒后归仓。随着三夏开镰,高标准全程机械化,正助力保定“麦”向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