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记者从市水利局获悉,按照《保定市城市防洪规划(2021-2035年)》要求,保定市城市防洪百年一遇的防洪工程正加速推进。
据介绍,全市防洪工程规划标准为100年一遇,规划城市外围防洪体系的总体布局为,北部以漕河右堤,西部以新建防洪堤,南部以界河—龙泉河—清水河左堤形成完整的城市外围防洪圈,使主城区满足100年一遇的总体防洪要求。
全市城市防洪的重点是保护市区防洪安全,威胁城区安全的洪水主要来源于外围山区。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保定市进行城市防洪工程设计时就提出防洪工程应以确保城市安全为前提,适当考虑到周边县农田排涝问题,确定分割水势,导水外流,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分期实施,逐步完成的原则。治理漕河,加固漕河右堤,治理界河、龙泉河、清水河,修筑左堤,则为保护城市区的第一道防线。
据悉,受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影响,全市多处河道发生洪水外溢等险情,城市防洪能力承受极大考验,市水利局积极争取国债资金支持,确保防洪工程尽快实施。目前,上述防洪工程已纳入灾后重建项目并下达国债资金,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报告均已批复,招投标工作已完成,施工单位已入场施工。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市水利局、属地政府协调联动,全力推进防洪工程建设,加快完善防洪工程体系,不断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确保主城区尽早达到100年一遇防洪标准。
100年一遇防洪工程实施后,完整的洪水防御圈,形成与全市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防洪安全保障体系。当遭遇100年及以下洪水时,可使市中心城区、高铁片区、漕河南片区、满城城区和清苑城区免遭洪灾损失,为全市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创造安全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