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笔钱一共29万元,是拨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费,是‘五环’分层支出保障法的第一个环次,属于优先安排的项目,你们要尽快支出。”近日,徐水区财政局预算股工作人员武海兰指着“数字财政”系统界面,向前来办事的区教体局财务人员介绍。
徐水区构建的“五环”分层支出保障法,按照支出事项的轻重缓急事先分类分层,“五环”的核心是“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支出,第二环到第五环依次是直达资金、三保外刚性支出、上级考核事项支出、其他支出。“五环”分层支出保障法就是借助信息化手段,每月统筹财力、库款情况和“三保”等重点支出需求情况,有序安排资金支出,做到有保有压,优化支出结构,是支出预算执行环节精准提升财政保障能力的创新性举措。
在支出预算执行过程中,财政部门依托自主设计开发的“数字财政”系统,将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支出全部纳入“五环”分层支出保障法管控范围,对所有预算指标对应设置“五环”标识,保障顺序一目了然。为确保支出预算执行与实际财力、库款相匹配,防止银行垫付资金超出财政承受能力的风险,财政部门每月结合综合财力、库款情况和“三保”等重点支出需求情况,测算当月可执行的保障范围。
为确保资金精准下达,实现对资金的逐笔管控,财政部门通过“数字财政”系统控制预算部门可填报的支出“环次”,督导预算部门在规定时限内申报支出需求,审核支出需求合理性后根据项目轻重缓急确定拨款项目清单并下发执行。为确保资金使用绩效,防止资金下达后的沉淀问题,对预算部门支出需求申报、资金支付等情况实施全流程实时监控,把“核定下达的支出需求完成情况”作为支出绩效考核指标,列入预算部门年度综合考评内容,督促预算单位在时限内完成支出,尽快发挥资金效益。
精准测算、精准申报、精准下达、精准支出,使“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成了“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截至5月22日,该区共组织完成101个批次支出,涉及资金10.11亿元,有效支撑了全区“三保”、直达资金、偿债资金等刚性支出需要,初步形成一套财政紧日子形势下的县级预算执行管控模式,有效缓解了收支矛盾,有力维护了基层财政平稳运行。
“徐水区通过‘五环’分层支出保障法,尽可能解决财政收入有限性与支出需求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并将会长期坚持下去。”徐水区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江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