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记者从保定市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市妇联充分发挥引领联系服务职能,用心用情用力办好妇女群众期盼的民生实事,低保特困“两癌”患病妇女申报救助工程和“直隶福嫂·巾帼家政”提质扩容工程两项民生工程积极有序推进中,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感。
低保特困“两癌”患病妇女申报救助工程连续两年被列入市20项民生工程。市妇联制定工作方案,召开动员部署会,积极组织各县(市、区)妇联、开发区妇工委对符合申报救助条件的低保、特困等“两癌”患病妇女进行申报,按照省妇联确定的救助名额及救助比例救助保定市低保、特困等“两癌”患病妇女。目前,省妇联分配保定市救助名额46个,全部用于救助低保患病妇女,救助金已拨付至受助妇女本人银行账户。下一步,全国妇联还将持续有救助项目用于患病妇女救助,患病妇女整体救助比例将不低于75%。据悉,近5年来市妇联争取全国、省“两癌”救助金1149万元,联系疫苗生产企业捐赠2100支HPV疫苗,为保定市700名困境妇女提供有效防护,与中国人寿保定分公司密切合作,推广女性公益保险,累计为患病妇女赔付800余万元。
“直隶福嫂·巾帼家政”连续三年被列入全市20项民生工程,市妇联成系列、成链条打造“直隶福嫂”品牌,一方面满足家庭育儿养老需求,一方面解决妇女就业创业问题,以“小家政”托起“大民生”。成立直隶福嫂品牌运营管理中心,中心负责对品牌进行维护、运营、推广,引入雄安资源,扩大辐射京津,最大范围的把中介式小家政企业带动起来,统一为直隶福嫂品牌,形成保定家政发展合力。对接高端优质资源,与中国家庭服务业协会、全国家政行业诚信联盟和济南阳光大姐集团拟定合作意向,对保定家政行业发展和品牌建设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与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签署合作协议,就高技能人才培养、拓展就业渠道、打造特色品牌开展深度合作,提高直隶福嫂整体素质。成立直隶福嫂北京工作站,畅通供需对接信息渠道,建立区域间劳务供需合作机制。制定保定市家政地方标准,对接先进经验,聘请行业专家、组织专兼职人员,成立家政行业标准研究制定小组。起草制定9项家政行业标准被列入保定市地方标准目录,已由保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填补全市家政行业众多领域的标准空白,为规范化、品牌化发展奠定基础。举办直隶福嫂系列品牌培训班,严格按照已出台的家政地方标准进行培训、考核,考试合格学员获得直隶福嫂称号,为用户提供标准化服务。持续开展巾帼家政进社区(乡村)活动,聘请志愿讲师开展家政大宣讲、技能培训、巾帼志愿服务活动,努力实现服务家庭零距离。在社区设立巾帼家政服务站,提供家政服务、技能培训、推荐就业等服务内容,满足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找到放心家政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