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救援力量迅速出击救援被困群众。 资料图
□保定日报记者 邱恩宇 刘 佳 通讯员 闫振锋
6月19日,在高阳县团丁庄险工,一场以实战实操为主的防汛抢险应急演练正在进行。演练模拟潴龙河发生超保洪水,堤防出现险情,有群众被洪水围困。
县防汛抗旱指挥部迅速部署22个险情巡查队巡堤抢险,并组织专业救援力量进行施救。在全员紧密配合下,应急抢险、水上救援两项科目演练圆满完成,为应对可能来临的汛情做足功课,筑牢一方安全屏障。
碧水安澜之曲,谱于“防备”弦间。
自进入汛期以来,面对保定复杂水情,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抗旱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谋定灾害防范“先手棋”,牢牢掌握防汛主动权。坚持预在前、防在先,持续补短板、强基础,全市吹响防汛备汛“集结号”。
聚焦完善方案预案,按照应修尽修、注重实用的原则,在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中增设防汛宣传、水利防汛、地质灾害防汛、城市防汛、道路交通防汛、旅游防汛6个专项分指挥部,重点调整“监测预报预警”章节,对“监测预报、预警发布、预警响应、预防行动”进行详细说明。各县(市、区)应急预案,10座大中型水库、3个蓄滞洪区预案,以及4个主要行洪河道超标准洪水防御预案、涿州市北拒马河城区段应急抢险方案和814个专项预案,均由专业技术人员审核把关、修改完善,不断提高预案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聚焦清单梳理摸底,按照“应转尽转、应转必转、应转早转、适当扩面”原则,对山洪灾害危险区、蓄滞洪区、水库周边及下游、河道行洪隐患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尾矿库重点受威胁区域进行系统摸排,编制详实清单。同时对蓄滞洪区、河道内村庄和受山洪灾害影响的特殊群体进行排查,对老、弱、病、残、孕、幼等特殊群体细化安置措施,逐一落实包联人员,确保不落一户、不丢一人。
聚焦防汛避险转移,严格落实《河北省防汛避险人员转移条例》要求,组织开展防汛避险人员转移应急演练。各山区县围绕山洪地质灾害防御、水库调度、通信电力保障,组织开展抢险救援演练。平原地区围绕河道行洪调度、堤防抢险、低洼易涝、城市内涝开展演练,确保受威胁区域演练全覆盖。
聚焦隐患排查整治,针对我市87个增发国债水毁修复水利项目,成立督导组对项目安全进行全覆盖检查,发现问题全部拉单建账,动态销号清零。同时对行洪河道、水库、尾矿库、蓄滞洪区、山洪灾害易发区、城市低洼易涝区、地下停车场、地下商超、交通桥涵、人防工程、建筑工地等重点区域进行排查,发现防汛安全隐患限期整改,并逐一明确整改责任单位、整改责任人和完成时限。
聚焦应急避险安置,挂牌建设乡镇级、村级避难场所,规范设置综合应急避难场所,统一标识标牌,划分功能区,配备电力、环境卫生、消防等基础设施,提供床铺、饮用水、食品、医疗和个人卫生等生活必需品,保障转移人员基本生活需求。
聚焦应急救援保障,全面梳理掌握抢险专家、抢险人员、洪涝灾害防御装备及物资的底数和分布情况,形成工作台账,根据需要及时优化调整。强化应急通信保障,建立完善全市应急管理部门卫星电话使用管理机制,全方位排查检修无线电通信和卫星通信设备。在重点山区县增配短波通信设备,确保在基站破损、光缆中断、电力中断的极端场景下保证通信畅通,筑牢应急通信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