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镇通过建设1支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整合党员干部、普通党员、村民代表、网格员、乡贤、法庭工作人员6支乡村治理力量,推行分析研判、协调处理、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4项机制,构建起基层有效治理格局,今年以来累计处理各类事件168件,其中90%以上事项解决在村级。”近日,曲阳县灵山镇党委书记王谞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今年以来,曲阳县灵山镇党委扎实推进“1+6+4”网格化治理模式取得明显成效,该镇党委提升网格化治理的实践,是该县以党建引领“三步走”织牢织密“乡村治理一张网”,助推网格化治理提质增效的缩影。
强化核心,明确网格管理“指路灯”。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该县将367个村、9个社区划分为5499个基础网格,在此基础上,建立网格党组织,采取“一网格一党支部”或“一网格一党小组”的形式,统筹推进基层党组织、网格员队伍建设有效融合;建立“乡镇党委——村(社区)基层党组织——网格区党小组”一贯到底的组织链条,推动党的组织有效嵌入网格,发挥作用。
强网赋能,激活网格治理“新动能”。该县引导机关党员、社会组织、群团组织、新就业群体、志愿者等多元力量参与网格治理,形成同向而行的强大合力。深化完善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双报到制度,该县98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到驻地所在社区报到,2327名党员到居住地社区报到,完成线下报到工作,确保应急状态下快速响应、有效处置。聚力选优配强专兼职网格员,建立农村(社区)党员包联网格、走访群众制度,把为群众服务的资源和力量交给与老百姓最贴近的基层党组织,增强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多元治理,实现网格服务“零距离”。该县建立“县委领导、部门统筹、乡镇落实、多方参与”的大党建网格治理服务机制,从上到下明确各方治理责任。对于乡镇、村不能解决的问题,启动“乡村吹哨、部门报到”程序,协调相关县直部门协同处置,横向构建协同共治同心圆。依托数智治理平台,采取乡镇党委+村(社区)党组织+网格区党小组+包抓部门+网格长的“五方联动”制度,逐步构建起党建引领、居民自治、部门联动、网格支撑的多位一体网格化治理模式,更好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优质服务和精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