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尧在线→做唐县地区最有价值的网站
 
 
 
 
保府都市网logo
 
 
保定涞源县人民法院助力50余名农民工成功讨薪
 
发布时间:2024-07-31 08:08 来源:网络整理
 
 

  涞源县人民法院日前在审理的6起劳务合同纠纷案件中,在保障农民工权益的基础上,首次运用“保全通”机制,成功化解了小标的案件保全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不利影响。

  “巧选关键案件重点突破,以示范性调解的引领作用带动系列案件化解,坚持‘审执一体化’工作理念,减少诉讼程序,提高办案质量和效果。”涞源县人民法院城关法庭庭长朱颖说,除此之外,在审理此6起劳务合同纠纷案件时,该法院还秉持“抓前端、去未病”理念,以长远眼光化解矛盾纠纷,兼顾市场主体与农民工的双重权益,收到良好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据介绍,2021年,保定某建设公司中标涞源某矿业公司的某工程项目,后该公司将项目的部分工程分包给了马某。施工中因工程款支付问题,马某在工程未完工状态下停止施工并离场。因马某拖欠薪资,50余名工人将其诉至涞源县人民法院。接到案件后,承办法官发现有5个类似案件先后进入诉前调解程序,被告均涉及该矿业公司,且均申请法院进行财产保全。考虑到反复查封将对企业征信及后续经营带来不利影响,办案法官主动协调“法银共建”项目的合作银行,对此6起案件启动“保全通”机制。

  据了解,“保全通”机制是由市中级人民法院牵头与金融机构协商构建,旨在保护涉诉企业正常经营不受小额诉讼和恶意诉讼干扰,为市域重点优质企业设置资信“防火墙”。朱颖说:“这样既避免了公司因小额诉讼保全而可能出现的经营风险,同时简化手续,节约了诉讼成本,释放了企业活力,拓展了担保服务范围,将法院司法资源和银行金融产品资源有效融合,实现了多方共赢局面。”

  为保护工人合法权益,该法院承办法官秉持“审执一体化”理念推进工作,选取马某案为突破口扎实做好调解工作,经过多次走访沟通,最终达成调解协议,50余名工人的工资得以发放。马某案成功调解结案后,该法院充分发挥“示范性调解”的导向作用,其余5案在多轮诉前调解后均达成调解协议并结案。结案后,法官继续与被告保持沟通,积极督促被告履行,目前被告已全部履行完毕。此外,该6案的调解也成功化解了三被告间的工程争议,真正做到“诉源治理”。

  涞源县人民法院副院长罗占杰说:“涞源县人民法院在审判实践中对‘保全通+示范性调解+诉源治理+审执一体化’融合工作模式的成功运用,对今后类似纠纷的解决提供了借鉴参考。涞源县人民法院将继续秉持创新精神,不断优化工作模式,以更高效、更公正、更贴近群众的姿态,做好司法工作。”

 
 
 
责任编辑:
水中鱼
更多
 
 
 
唐尧在线提醒您重点留意网页中出现的以下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唐尧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频道主编还推荐您阅读以下文章:
   
     
 
 
 
 
 
 
 
 
 
 
 
 

 

唐尧在线©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河北朔正律师事务所 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