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尧在线→做唐县地区最有价值的网站
 
 
 
 
保府都市网logo
 
 
多方合力!这项科创新模式让科学家走进瓯海企业
 
发布时间:2023-11-09 11:16 来源:潮新闻客户端
 
 

  位于温州高教园区,华中科技大学温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华中院”)内,不少人“身兼数职”,得益于创新联合体,该研究院已经成功孵化出温州5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5项科技成果转化,其中2项核心技术获得了国家立项支持。

  “在政府和龙头企业的支持下,我们研究人员参与企业的自主研发,产品加快问世,也让科研人员更有精力钻研技术、企业更有动力参与投入。”华中院副院长雷文说。

  立足“科教新区 山水瓯海”定位,瓯海区2018年提出打造创新联合体模式,由政府、企业、科研院校共同组建产业创新联盟,合作破解科技难题。在政府牵头下,华中院与中电海康集团有限公司合作签约,打造中电海康·温州光电产业创新联合体,龙头企业出题、科研院所解题、地方政府助力答题,联合体聚焦光电产业方向,开启科技成果转化之路。

  在华中院的实验室,记者看到,同时挂牌温州精石微通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优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雷文表示,他也是精石微通的创始人之一。作为创新联合体首批孵化企业之一,精石微通主要研制生产低温共烧陶瓷(LTCC)材料。该产品过去依赖国外进口,现在打破技术壁垒,已经在国内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大米”,用于制造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和LTCC滤波器等集成器件,应用于5G微波通讯设备中,源源不断地与国内企业建立合作。

  创新联合体模式下,科研院所、企业、政府三方资源被组织整合,也持续释放出经济效益。以精石微通企业为例,华中院在瓯海区政府与中电海康的帮助下,注册成立公司,三方创新企业员工股权平台,合理设置股权架构。政府做好生态保障工作,还帮助新孵化企业寻找实验场地、申请科研贷款、引进高质量人才等。龙头企业则针对公司管理提出专业性建议,并成立专门工作组,帮助科研项目梳理核心产品和业务。

  雷文感慨,在多方合力下,精石微通成立三个月,就成功进行了产品中试,“这种速度,在传统科研模式下难以想象。”经过两年发展,精石微通企业估值翻了100倍。此外,2021年成立的浙江优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也在不到两年时间里实现产值超2200万元,达到规上企业认定标准。

  创新,正在牵动产业链。现在在瓯海区,创新联合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担任温州市国家大学科技园专班人员、瓯海经济开发区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黄浩然介绍,目前该区在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上海大学温州研究院等科研院所探索创新联合体2.0模式,希望继续在产业、科研、人才、体制等方面形成合力。

  近日,浙江省创新深化改革清单典型案例名单(第一批)公布,“瓯海区探索创新联合体模式工作实践”成功入选,也为全省提供了瓯海经验。瓯海区也将在实践探索中持续升级创新联合体模式,推动瓯海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

  集聚科创、产业、人才、技术,一座“科技之城”正在冉冉升起。

 
 
 
责任编辑:
水中鱼
更多
 
 
 
唐尧在线提醒您重点留意网页中出现的以下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唐尧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频道主编还推荐您阅读以下文章:
   
     
 
 
 
 
 
 
 
 
 
 
 
 

 

唐尧在线©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河北朔正律师事务所 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