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是常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导致肠癌发生的原因很多,而日常不良生活方式,在其发病中占有很高的比重。
01
三餐不定、缺乏膳食纤维
不规律的作息和饮食,导致很多人群存在胃肠、肝脏等消化系统问题;压力过大、经常三餐不定时者,发生大肠癌的危险比正常人群高。
时而过饱——一定时间内,大量的食物进入消化道,胃肠道的压力较大;
时而过饿——胃肠道长时间未得到

食物消化,胃肠道的上皮会萎缩。长此以往,肠道免疫屏障功能下降,防癌抗癌的能力就大大下降。
来源:包图网
膳食纤维被营养学家称为“没有营养”的营养,因为它吸水后膨胀,润滑肠道,以粪便的形式裹着肠道毒素排出体外,不给身体留下热量。
如果缺乏膳食纤维,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会延长,造成肠道对废物再次吸收,长此以往,患大肠癌的概率将大大增高。
02
无肉不欢
爱吃肉是肠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尤其是红肉和加工肉类摄入,少吃蔬菜水果。
这样饮食方式其实是我们医学所说的两高一低的饮食方式,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饮食,这样的饮食会在我们体内产生大量的有害代谢物,反复刺激肠道上皮诱发肠癌的发生。
03
久坐不动
不少年轻人在办公室久坐、家里宅、出门以车代步,由于运动的缺乏,肠道蠕动减慢,粪便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先前产生的代谢废物得以长时间反复刺激肠道的上皮,成为肠癌发生的帮凶。
来源:包图网
04
长期便秘
经常性便秘也可能是中老年人患结肠癌的主要因素之一。
便秘使排泄物在肠道内停留的时间长,肠道过多地吸收排泄物中的致癌物质;长期便秘,可诱发肠癌。
05
肠道疾病
大肠息肉、大肠腺瘤、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大肠癌发病率明显增加。
有家族肠癌遗传病史的人群,其后代患大肠癌的风险概率比普通人群高出数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