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建康医院坚持“一切从病人出发,一切为了病人”的服务理念,实行无假日门诊、24小时线上问诊、网上挂号预约就诊、导医全程陪护等服务,为病人解决了看病没时间,看病排队难,看病找不到诊室等难题,大大提升了病人的就医体验。
广州建康医院将“诚信、医德”运用到规范治疗、医疗健康、护理管理、合理收费等多个环节里,从医院到个人,从领导到员工,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履行尽责,贯彻诚信,践行诚信,为病人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打造好的胃肠医院。

36岁的张伟(化名)长期腹泻,进食生冷辛辣食物后更明显。3个月前开始便血,颜色暗红,与大便混合,伴有粘液,下腹部胀痛,于是到医院就诊。
医生接诊并为张伟进行肠镜检查,发现是乙状结肠、直肠多发息肉,于是为其实施了肠镜下结直肠多发息肉切除治疗,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乙状结肠黏膜腺癌。不过幸运的是,张伟患的是“早期肠癌”,不需要行肠段切除。
只是拉肚子而已,怎么就变成癌症了?为什么会得结肠癌?治得好吗?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1
什么是结肠癌?
结肠癌是常见的发生于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
结肠是人体消化系统的一部分,消化系统不仅负责运输及加工来自食物中的营养,还负责将体内的垃圾运输至体外。
消化系统包括:食管、胃、小肠、大肠。
结肠是大肠的起始部位,长1.5米左右;直肠和肛管构成了大肠的最后一部分,大概15~20厘米长;肛管在肛门处。
结肠癌以40~50岁发病率最高,近年来发病人群日益年轻化,20~40多岁的患者大幅上升,男女之比为2~3:1,城市高于农村。
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中晚期可表现为腹胀、消化不良,而后出现排便习惯改变,腹痛、黏液便或黏血便。结肠癌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同。
2
哪些因素会诱发结肠癌
01.饮食因素
结肠癌的发病主要与高脂肪和低纤维素饮食有关,长期摄入腌制、炸制、熏制食物等均可导致肠癌发生。
02.疾病癌变
①结肠息肉癌变。研究显示,绝大部分结肠癌患者一开始都是先出现结肠息肉,由于没有及时发现并诊治而逐步发展为结肠癌。
②部分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氏病等炎性疾病可引起肠息肉,容易引起癌变。
③大便中的有毒物质也可刺激结肠息肉,导致结肠癌。
④血吸虫病也是结肠癌发生的诱因。
03.遗传因素
家族性多发性肠息肉瘤,癌变的发生率更高。
04.精神因素
长期精神压抑也为结肠癌发生的重要因素。
结肠癌高风险人群:
>40岁,有消化道症状、痔疮、长期便血及腹痛者。
有慢性腹泻,持续超过3个月者。
有结肠癌或结肠息肉家族史者。
个人有结直肠息肉病史者。
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或遗传性非息肉性结肠癌者。
有结肠炎性疾病,如克罗恩氏病、溃疡性结肠炎等人群。
长期高脂高蛋白饮食、生活不规律、抽烟嗜酒、肥胖等人群。
3
结肠癌如何防治?
结肠癌致死几率较高,如果能够在早期介入科学合理的治疗,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而中晚期5年生存率不到30%。
因此,对于结肠癌患者来说,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肠镜,是肠癌筛查的“金标准”。通过肠镜检查,就能及时发现息肉或者早癌。
●建议45岁以上的普通人群,即使无症状也要做一次肠镜检查。如果发现有结直肠息肉,应及时予以内镜下切除,防患于未然。
●高风险人群,在40岁甚至更早,就要进行结肠癌筛查。
当然,肠镜不是唯一的结肠癌筛查手段,还有粪便潜血检测、钡餐造影、粪便DNA检测等多种检测手段,多是三五年做一次,可以由医生和患者酌情采用。
4
结肠癌如何预防?
1.饮食均衡。粗粮细粮要合理搭配,多吃果蔬、膳食纤维食物,少吃烟熏、油炸以及腌制的食物。
2.戒烟限酒。吸烟是结肠癌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乙醇摄入量与结肠肿瘤的发病风险也有一定的相关性。
3.控制体重。肥胖是结肠癌发病的高危因素,合理运动,控制体重和腰围,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结肠癌的发病风险。一般建议成年人每周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进行健走、慢跑、羽毛球等活动。
4.及时就诊。如果突然出现大便习惯无诱因改变,如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大便出血、黏液便,腹痛和原因不明的体重下降等症状,应尽快去医院就诊,进行结肠癌筛检,不要错过最佳治疗时机。